閆笑梅2020-08-18 17:09:58來源:昱言養老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救治過程中無論年齡、性別、職業、地位,一律受到妥善的安置。
??但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國外的情況不容樂觀,特別是針對老齡化嚴重的國家來說,本應享受安閑晚年的老人們,正面臨著死亡和孤獨的雙重威脅。
??國外養老院的悲歌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6月1日報道,醫療保健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當地時間周一發布對養老院進行的新調查,結果顯示,25923名居住在養老院的人死于與新冠肺炎有關的疾病,養老院工作人員中有449人死亡。調查還發現,49個州的養老院約有9.5萬感染病例,其中約1/3是工作人員。
??央視新聞客戶端5月13日消息,據英國衛生部公布的數據證實,在所有新冠肺炎的死亡人數中,69%都是70歲以上的老人。截至4月17日,據英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僅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因新冠肺炎死于養老院的老人就多達7316人。4月12日,英國的四大養老機構聯名致信政府稱,許多老年人從未接受過新冠病毒檢測,根本沒來得及住院就已經死亡,這些死亡病例并沒有計入英國官方統計的新冠肺炎死亡數據。
??來源:英國國家統計局。藍色為醫院死亡,紅色為養老院死亡。
??疫情提升我國政府對養老行業的重視度
??疫情爆發以來,國家相繼發布各類疫情防控措施及政策,要求各地全力做好老年人和養老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據疫情程度,因時因勢調整工作著力點和應對舉措,做好聯防聯控,確保老年人安全健康。政企積極落實“線上醫療”服務,未來醫療配套將呈線上線下分離趨勢。
??01-疫情期間
??政府就防控和就醫等方面迅速出臺一系列應對舉措,要求必要時實施封閉式管理,暫停接待外來人員探視和接收老人新入住。民政部門第一時間果斷采取封閉管理,國務院及相關部委連續制發了老年人、養老機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預防一系列工作指南。智慧養老平臺投入與使用率將大大提升,各大養老機構均采用人機交互、信息交換、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精準服務和精細管理。
??1月,民政部印發防控指南(第一版),《養老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
??2月7日,民政部印發防控指南(第二版),《養老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第二版)》。
??2月17日,國務院出臺文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養老機構老年人就醫指南》。
??2月18日,國務院出臺文件,《關于進一步做好醫養結合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肺炎機制綜發〔2020〕67號。
??3月5日,將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率先通過北京市及朝陽區兩級醫保部門驗收,成功完成首單為簽約失能老人送藥上門服務,有效減少了老年人到醫療機構就診次數,降低交叉感染機會。
??3月13日,“朝陽健康十二條”頒布,包含預約就診、健康熱線、長處方、極簡取藥、送藥上門、定制簽約、遠程健康、智能隨訪、康復指導、國際化、出院患者、緊急轉診十二項服務舉措,讓朝陽區老人及慢性病患者在疫情防控工作期間,繼續享受高質量的社區衛生服務。
??3月23日,朝陽區4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家庭醫生簽約的老年人提供了341人次送藥上門服務,徹底打通了為老年慢病患者送藥上門的“最后一公里”。
??02-疫情之后
??為了持續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切實保障好老年人健康和機構安全,多項政策相繼出臺,支持各地政府調整優化固化養老服務機構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探索老年人家屬“有限度探視”新方式,確保入住老年人生命安全和健康,確?!傲愀腥尽?。政府明確擴大集中式居家養老機構試點。
??4月1日,市委常委召開會議,研究《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方案》,明確擴大集中式居家養老機構試點。
??5月29日,全國老齡辦發布了《關于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做好老年人照顧服務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有序放開養老護理員、社區養老服務機構人員上門服務,允許家政、維修、快遞等服務人員進入社區。
??6月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關于加快推進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實施意見》,要求核酸檢測工作對八類重點人群“應檢盡檢”,所需費用由各地政府承擔,其中社會福利養老機構工作人員是其中之一。
??6月11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剛剛印發《2020年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要點》,內容指出,北京將建立常態化新冠肺炎監測系統,開展老年人腦健康體檢(癡呆風險篩查)項目、居民心理健康體檢項目,加強心理問題和精神障礙的早期識別和高危人群篩查。
??養老行業的路該怎么走
??受新冠疫情影響,養老行業將會面臨全新的機遇與挑戰,也將給養老地產的發展帶來全新的機會與可能。行業發展和細節層面將成為養老地產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我國的養老形勢無論是人民群眾的原生習俗,還是政府端的宏觀格局,均以居家作為養老的主要方式。
??01-疫情激發老人對專業養老場所和養老服務需求
??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服務重點是進行上門的家政、醫療、輔助、護理、康復等服務。但是疫情期間,傳統的“上門服務”和“去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接受服務”,基本全線停滯。
??據全國疫情數據統計顯示,在全國各地養老機構守望相助的齊心努力下,大多數養老機構處于零感染狀態。對于科學防控疫情和提供專業防疫照護來說,比起人口混雜及無法提供專業完善適老化設施的社區,專業精細化封閉管理的養老機構,在疫情期間展現的老年群體關愛服務呈現壓倒性優勢。
??02-促使養老產品升級和養老地產擴容
??1.疫情時代,養老產品將更注重專業服務鏈搭建、更注重多方服務資源整合,如專業醫療、護理服務資源等。
??此次疫情暴露了我國醫療資源分布不均、配置不合理的現狀,在我國逐步落實分級診療的過程中,優秀醫療資源的爭奪將加劇,增加了醫養結合的難度。
??但是從長期看,國家將加大對基礎醫療投入,降低醫療進入門檻,簡化審批手續等,促進醫療產業發展,大型社會辦醫建設潮即將來臨;同時,分級診療制度逐步完善落地,國家加大對基層醫療體系的投入和建設,逐步建設公共衛生和防疫體系,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將有效提升養老的醫療服務水平。
??2.老年線上服務和智慧養老產品需求爆發。
??疫情期間,各大養老機構均采用人機交互、信息交換、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精準服務和精細管理。互聯網醫療能打破醫患空間局限和提高醫療效率,用戶活躍度大幅增長,單日活躍度最高峰達862.4萬人,同比上漲144萬,互聯網+醫療將迎來新機遇。
??3.配套方面將更關注醫療,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此外,戶型設計、服務方面也將更注重適老化,集中式居家養老機構或將迎來風口。
??打造產品升級,在景觀的可使用性需求方面,完善陽臺視角的景觀打造,提高陽臺客廳走廊等私屬區域的公共交往功能化;居室內設置緩沖空間,引入空氣清潔系統,污水排放消毒系統,地漏等排氣排水裝置的密封系統,做到潔污分離;娛樂服務系統尋求升級,充分加強老人的安全感、舒適感和歸屬感,提升老人照顧需求。
??居室內設置緩沖空間:
??· 掛衣區:為出門的外套、帽子懸掛區
??· 獨立消毒區:充分洗手消毒、全身噴酒精消毒
??· 置物臺:從外部攜帶回來的鑰匙等物品要控制帶入居住區內
??· 污物處理區:佩戴過的口罩及時處理
??03-提升對服務能力、規劃設計等重視度,同時加大關注內設醫療
??隨著老人身體情況逐漸下降,健康維持、康復、治療等需求成為真正的剛性需求,對醫療條件傾向性較強,同時對醫保需求較明顯。
??根據昱言養老工作室調研數據,截止2019年12月,北京市約48%的養老項目內部未設置醫療配套,已配置的項目主要以醫務室為主。
??綜合養老產品類型適配醫療配套形式,另外仍需連通外部醫療資源,關注與外部醫療的實質性合作關系,確保特殊時期仍能提供綠通保障。
??04-旅居養老在艱難中恢復
??此次疫情帶給旅居養老行業的影響較大,未來,伴隨著疫情后生活的逐步恢復,人們將減少外出接觸人群或進行群聚性活動,因此,旅居行業將在逐步恢復和療傷中發展,預計本年恢復難度較大。
??未來健康度假將成為大眾追求的熱點,城市周邊短期的、有較好健康軟硬件設施和醫療資源配備的地區和項目將成為旅居養老人群的首選。
??綜上所述,此次疫情可以說是對全國、全行業的整體大檢查,各個行業都受到了相應的沖擊,危機與機遇并存,此次暴露的行業問題,將成為未來發展完善的重點,也是養老行業未來很好的投資和發展機遇。